让气象更好地服务未来作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08-17 06:32:48

炎炎夏日,国防科技大学校园里蝉鸣阵阵,刚出差回来的气象海洋学院研究员张卫民步履匆匆穿过校园,顾不上休息便拖着行李箱直接向办公室赶去。这次调研,他又从保障部队带回了战场环境保障难题,急需实现技术攻关。

这是张卫民30多年来工作的常态。自1989年入伍,他一直奋战在大气海洋数值预报领域前沿。数值预报就是把遥感卫星采集的风速、压力、温度、湿度等海量数据,经过超级计算机的复杂数学运算,得出气象预报结果。

气象对联合作战指挥、遂行作战行动和武器装备作战运用影响很大,二战中盟军诺曼底登陆、朝鲜战争中美军仁川登陆都非常依赖气象预报。现代战场条件下,武器装备越精良,对环境条件也越敏感。


(资料图)

“大气海洋环境预报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战争胜负。”这位57岁的战场环境保障专家说。

近年来,张卫民带领的团队不断向最前沿的数值预报技术难题发起冲锋,如今已实现数值预报核心技术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预报保障从单一圈层到大气海洋陆面多圈层耦合,有力提升了大气海洋数值预报保障能力。

曾经有一次,张卫民和团队在济南做了一个特殊预报试验。超级计算机预测,第二天局部地区会有小雨,甚至连哪里下雨、下了多少雨都计算了出来。果然,次日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附近出现零点几毫米的降雨。这场毛毛雨对于天气预报来说很难判断,但还是被超级计算机灵敏地捕捉到了。

起初,数学专业出身的张卫民也没想过自己会从事数值预报。1989年硕士毕业后,张卫民加入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宋君强领导的研究团队,成为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拓荒成员,那是他第一次接触数值天气预报。

当时,数值天气预报高性能计算领域在国内可参考的资料寥寥无几。张卫民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虚心向气象专家求教,经过3年不懈努力,他作为核心成员的研究团队于1992年在银河-Ⅱ高性能计算机上完成了数值预报模式并行算法设计和多任务并行软件代码编写,成功研制出全球中期数值预报银河高效软件,这是我国在国产高性能计算机上的首个大型并行科学计算软件。

暴雨、台风等高影响天气属于强对流范畴,伴随着大量降水,灾害性影响巨大,一直是数值天气预报的国际难题。张卫民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将干空气质量守恒控制理论应用于全球模式框架设计,显著提高了强对流天气过程预报效果。

2020年年初,疫情暴发时,正值某系统研制的关键时期,多名团队成员被隔离在家。那段日子,张卫民通过组织视频会议,带领大家线上办公,使得系统研发进度未受影响。

“关乎作战的事,一分一秒都耽搁不得。”身为军队科技工作者,张卫民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学院副研究员曹建平深知,只要涉及部队备战打仗的事,张卫民都非常“较真”。今年5月,他和张卫民一起去南部战区出差,与某保障部队开展交流。临行前整理数据时计算机突发故障,影响了传输结果。登车前张卫民发现了这一失误,当即要求改签车次重新整理。

其他人劝他说,您对相关内容已经很熟悉了,凭经验讲就可以。“服务部队要认真,不能随便了事,没有课件和图文配合,问题讲不清楚怎么办?”张卫民严肃回绝了,随后马上回到办公室,将数据重新确认了一遍才出发。

像“火车头”一样,张卫民带领团队奋战在为战服务的一线。这些年,他努力推动全球数值预报系统在基层部队的规划、建设和应用,系统使用中出现任何问题,部队官兵都可以随时联系他。

空军某保障大队高级工程师王某记得,在某型系统试用阶段,一度因为加入新资料而导致系统预报效果明显下降。当时张卫民正生病住院,得知消息后,不顾医生劝阻直接出院,迫不及待赶赴部队现场。他带领团队成员一条条记录做比对,连续奋战几天,终于找出症结所在,并通过修正调试,让系统重新达到预期效果。

因为系统运行效果好,张卫民所在的数值预报创新团队不时收到来自海军、空军等单位的感谢信,感谢他们的坚实保障。但带领团队将数值预报技术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的张卫民,没有丝毫懈怠。

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前沿的他很早就注意到海洋环境预报保障,张卫民曾对学院年轻的同事张小将说,“纵观国内外海洋研究领域,搞海洋研究的无一例外最终都会进军海洋观测领域,但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2015年,为响应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国防科技大学成立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49岁的张卫民二话没说,毅然调整了研究方向,投身到大气与海洋耦合预报领域。

在张卫民看来,只要国家与部队需要,再多困难都不怕。从事科研至今,他几次调整自己的主攻方向。每年新入学研究生见面交流会上,面对台下一张张青春的面庞,张卫民都会坚定地告诉学生们:“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瞄准什么;国家痛在哪里,我们就要打通哪里。”

从教30余年,张卫民培养出60多位优秀科研人员,大部分学生更是分散在全军各保障部门,奋斗在备战打仗一线。这是张卫民心中最骄傲的事,他热切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新一代自主可控数值预报技术攻关,做数值预报领域的“冲锋号手”,去践行科技强军的梦想。

令人欣慰的是,这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团队越来越大、越做越强,一直有人加入,但很少有人离开,“张卫民在路上,更多的张卫民也在路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王微粒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

为你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每日家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